shwj123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回不我知道我为了爱的人,我要好好的活爱了,伤更痛再也爱不起你了去的故里

向下

回不我知道我为了爱的人,我要好好的活爱了,伤更痛再也爱不起你了去的故里 Empty 回不我知道我为了爱的人,我要好好的活爱了,伤更痛再也爱不起你了去的故里

帖子 由 Admin 周四 十月 10, 2013 4:52 am

和爸站在桥边,看着已经铺不全溪底的几近干涸的溪水,忍不住唠叨一声:“这水是越来越脏了”。两边高垒的溪壁底下,隔段距离便有管道破壁而出,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源源不绝,像墨泼宣纸,早已经把原来清澈见底的溪水洇染个透,污浊不堪,不复见丁点原样了。
家旁的这条溪,如今是灰暗得没有了颜色,寂寞得没有了声息了,它替乡人藏污纳垢,却不招人待见了,为人所厌弃了。儿时我们年年缠着赖着它,怎么闹腾都没有腻烦的时候。春天里,溪边柳树依依低垂,嫩黄的柳絮儿馋了我们一帮小孩的眼,三天两头的忍不住去折几枝“绿丝絩”拿在手上招摇。春天雨水充沛,溪水便也丰盈,溪流汩汩有声,声声低回入耳,如黄梅小曲儿般淳朴、清新、明快。水面时不时薄雾轻笼,水汽氤氲,温润入眼,微雨时,燕于水面双飞,总有情景合乎诗人诗境,于今回想,遐思无限。夏季里,鱼虾成群,游弋穿梭,加上酷热,顽童们更是理所当然的尽往溪里跑,摸鱼捉虾,戏水纳凉,人与水一起南京seo公司喧哗。不是大人们拿着棍子撵着喊着,永远都不知道要上岸回家。溪两边的庄稼地里,禾叶在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,齐整而茂盛,禾穗抽节,已是稻花飘香了。那些柳树也已是羽翼丰满,枝繁叶茂了,常常的,我们把柳条儿编在一起,在溪边玩起了荡秋千;或是钻进柳丛里,爬上树,去抓高调叫闹的知了;或是掏鸟窝,摸几个小小的鸟蛋小心翼翼的揣回家;或是扔石片儿,看它在水面颠几下“水上漂”,然后一个猛子扎进水里隐匿……,渴了,直接掬一捧溪水入口,清冽甘甜。溪里、溪边,是绝佳的场所,让我们可着劲祛斑小妙招儿变着花样玩个痛快,没心没肺的与这一条溪纠缠不休,经年不厌倦。溪流是儿时不可或缺的玩伴,相伴相行,互不相弃。
而现在,顺流逆流的看着这条溪,水量少而浊,浅不没膝,却见不到底,隐约有暗臭。溪两边庄稼地尽毁,旧植被无一剩存,那些柳树早已灰飞烟灭,溪岸上新种的树木瘦弱单薄,小胳膊小腿不堪顽童攀爬,怎么看都是一付无精打采的病样子,使人气馁。这一条溪已不是滋养之源了,是纳垢之所,人人对它敬而远之,老老少少再无人与它亲近闹腾,它落寞了,神色灰暗,仅存的一点声息也已暗哑,而长大了的我们面对它时,也只是无声叹息了。
过了桥即是学校,进了校门,整个学校便全部收入眼底,左手边一圈绕过去,全部是校园内的建筑物,校舍、礼堂、教室,统统站成略微呈弧形的一排,都有四五层楼高。右手边靠墙根一小溜过去是小小的花圃,也没有什么花,数得清的几棵玫瑰散落于草皮上,墙根下靠花圃后边倒是有几棵比较高大一点的树,那是我们读书时就栽种下的了吧,还好,还留下这么几棵足以让“后人”乘凉的树木,也算留下一点让我们这些“前人”可以借以追凭的可触摸的实物。其余剩下的大片空阔地就是操场了,中间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树木,遮出一大片阴凉,它的旁边还有一棵老态龙钟的桂花树,已是苟延残喘了,它也是这校园里的老者了,依傍着岁月,守着这更新换代了好几轮的校园。这就是现在的校园,站在门口便能一目了然,新、齐整,却透着空泛,呆板。树、花、操场、建筑物,都各圈一地,死守在各自的格式里面,井水不犯河水,这校园像八股文,有形有式,对仗工整,却觉着少了神韵。
以前的校园不及现在的宽大,但是树木、花草、房舍错落,相依而生。进门一块空地,不大,但足以容纳下所有的学员了,像庭园的前庭,只是进入的起点。那棵现在仍然还在的老桂花树就在空地的西北角上,那时它还是墨绿葱茏的,生机勃勃,树上吊着一口钟,上课下课以钟声为记,“当、当、当”的三声,余音袅袅,若空谷回音。空地旁有水沟环绕,因为它的右手边有两口相连的池塘,那水流过水沟,再转向减肥食谱溪里,总有从池塘里跑出来的小鱼顺着水沟游往溪里。桂花树后面是学校的大礼堂,是师生开会、联欢、以及寄宿生吃饭的所在,四季都阴凉阴凉的。右手边的池塘两边是宿舍楼,楼旁的空地是教师们自种的小菜园,那时的老师们多的是闲情逸致,课余课后,翻翻各自的一小片菜园子,种上时令蔬菜,自给自足,还舒筋活络。或者傍晚时分,捧着饭碗,闲坐在池塘边上的石桌椅上。夏季里池塘开满紫色的水葫芦花,水葫芦花瓣像开屏的孔雀,煞是漂亮,鱼儿纷纷出来冒泡儿,换一口气。老师们一边吃一边看一边天南海北的闲聊,人也换一口气,饱了腹舒了心养了眼,从容安定。夜里枕着蛙鸣、低低的水流声入眠重庆SEO外包,恬淡安详。前庭的左手边,从前往后排着三排教室楼,每一排都隔着一块宽差不多两三米的草地,再往左,是地势略高的操场,操场的后边又是一排教室楼,左边是宿舍楼。每一排教室,每一排宿舍,基本都是平房,也都是黑瓦灰墙,端的是质朴古旧,像上了年代的老家具,经过岁月与人手的摩挲,虽然透着一股旧气,却温和敦厚,没有耀人眼目的光泽,却有近人心扉的挚朴。而几乎每一排教室与宿舍门前与背面墙旁,都依生着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。那时候校园内树木花草的种类多了去了,柳树、松树、杉树、梨树、李树、桃树、枇杷树、杨梅树,罗汉松等等,都是挺有些年头的老树了,高大强壮,桂花、芙蓉花、紫薇花,还有许多俗名儿的小花儿,什么指甲花、水仙花、水粉花,更有许多不知名的草花儿,房屋掩映在树木之下,花草丛生于树底沟沿。春天里,“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飞时花满城”,“草色青青柳色黄,桃花历乱李花香”,睹物对诗语,那境便活生于心了。及至秋天,又有芙蓉娇艳,桂花香飘满园;入了冬,树叶渐渐枯萎掉落于寒风中,剩下满园光秃秃的枝丫素面朝天的伴着校舍,校园从斑斓的油画变成了素描,意境显得更古朴清幽了。那时的校园更像是小小的园林,水、树、花、草、房舍相依相生,相辅相成,幽静中自有自然之性,庄重里又有清婉之处,朗朗读书声在树影花丛、屋脊墙角迂回、萦绕、飘散。那些勤勉的学生们更是时常在午后、晨昏,捧着书静坐于树底,细细攻读,岁月静美,时光悠长。
走进那棵老桂花树,伸手抚摸着苍老的树身,这等于是前朝遗老了,这些遗老们基本上都在村庄的变迁里被清除掉了,大难不死的寥寥无几。家乡的村名是因桂花而来的,所谓山有仙则名,水有龙则灵,而老家是有桂花则韵。儿时老家有好些高大繁茂的桂花树,或于屋角,或于溪边、或于路旁,山林里更是长着数不清的桂花树,花色有米白、橘黄、绛红。它们是年桂,一年只开一次,平常日子里,桂花树是默默无闻的,它的树形并不引人注目,也不用人费神去照料,便没有人顾及它们。待中秋时节,寒气渐露,桂花树繁茂的枝叶里零星的长出了米粒般的小花儿,香气开始似有若无的飘散电动执行器,渐渐满枝桠挤满那些光洁瓷质的花儿时,满村庄已经完全被桂花香所浸染了。这时节,常看见大人小孩手上拿着一大把一大把的桂花,拿花的人被花香熏得眉开眼笑的。我们这些小孩,晃着手里香喷喷的花,不期然就高唱起了红歌“八月桂花遍地开,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……”。朴实无华的村庄独有一份醉人心脾的暗香,韵味醇厚,村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,人说附庸风雅,而家乡是真正的附着花香而雅致。儿时的秋夜,月华满天,家旁溪水叮咚作响,清辉逐水流,树影婆娑,花香浮动,偶有鸟语虫鸣,房屋疏离错落,白日里因庄稼收成而劳累一天的村民早早酣然入梦,整个村庄安详恬静,迄今想来,恍若隔世之景。
那些厚重得能够沉淀于记忆而不随着岁月消散的家乡旧景,已经一一了无踪迹了,没有什么传承了下来。现在的家乡完全是新生的,宽阔的水泥路面,路上车来车往,车一过,满路轻尘,如轻易就能被撩动的人心。以前阡陌交错的田间地头的小路,任老少来往,怎么走都心里踏实,不像现在的路,基本为车辆所设,是人不可随意轻越的雷池。千篇一律的高楼,阳光下闪着晃人的光,令人目眩,却不能使人神迷。树也是新种新生的,枝小叶疏,罩不住一路微尘,反而被尘土所笼。也有新种的桂花树,但是品种不一样,四季开花,也是枝小叶疏,花也疏,连那香味也是疏淡的,不靠近,基本闻不到。要像年桂那样,积攒三季的风霜雨露,潜心酝酿,才有那一季香飘十里的馥郁香气吧!如学子十年寒窗苦读,才能一朝金榜题名。新生的家乡是被嫁接的故里,嫁接到全新的时代背景里去了,一个年轻的心浮气躁的时代,不知道它又要历经多少岁月,才能沉淀下故里自在欢喜的安定从容,沉淀下那乡村的自然而就的馥郁之名。
老家启了后,却并不承前,人要承前启后,才能源远流长,代代生生不息,自成其风骨。就像那些千年传唱的各种戏曲,虽然换了新词新剧,却仍然传承老腔,各自独树一帜,各成其韵,年年代代沉淀下厚重的基础,厚积薄发,曲调经千年而不减其韵。而家乡像喝了孟婆汤似的,把前身忘得一干二净了,前身的风貌韵致,统统生不带来,只存留于我们的记忆里,死不带去。
家乡仍然在,而故里却再也水泥烟囱新建回不去了。
和爸站在橋邊,看著已經鋪不全溪底的幾近幹涸的溪水,忍不住嘮叨一聲:“這水是越來越臟瞭”。兩邊高壘的溪壁底下,隔段距離便有管道破壁而出,傢傢戶戶的生活污水源源不絕,像墨潑宣紙,早已經把原來清澈見底的溪水洇染個透,污濁不堪,不復見丁點原樣瞭。
傢旁的這條溪,如今是灰暗得沒有瞭顏色,寂寞得沒有瞭聲息瞭,它替鄉人藏污納垢,卻不招人待見瞭,為人所厭棄还爱你我如此瞭。兒時我們年年纏著賴著它,怎麼鬧騰都沒有膩煩的時候。春天裡,溪邊柳樹依依低垂,嫩黃的柳絮兒饞瞭我們一幫小孩的眼,三天兩頭的忍不住去折幾枝“綠絲絩”拿在手上招搖。春天雨水充沛,溪水便也豐盈,溪流汩汩有聲,聲聲低回入耳,如黃梅小曲兒般淳樸、清新、明快。水面時不時薄霧輕籠,水汽氤氳,溫潤入眼,微雨時,燕於水面雙飛,總有情景合乎詩人詩境,於今回想,遐思無限。夏季裡,魚蝦成群,遊弋穿梭,加上酷熱,頑童們更是理所當然的盡往溪裡跑,摸魚捉蝦,戲水納涼,人與水一起喧嘩。不是大人們拿著棍子攆著喊著,永遠都不知道要上岸回傢。溪兩邊的莊稼地裡,禾葉在陽光下閃著綠油油的光,齊整而茂盛,禾穗抽節,已是稻花飄香瞭。那些柳樹也已是羽翼豐滿,枝繁葉茂瞭,常常的,我們把柳條兒編在一起,在溪邊玩起瞭蕩秋千;或是鉆進柳叢裡,爬上樹,去抓高調叫鬧的知瞭;或是掏鳥窩,摸幾個小小的鳥蛋小心翼翼的揣回傢;或是扔石片兒,看它在水面顛幾下“水上漂”,然後一個猛子紮進水裡隱匿……,渴瞭,直接掬一捧溪水入口,清冽甘甜。溪裡、溪邊,是絕佳的場所,讓我們可著勁兒變著花樣玩個痛快,沒心沒肺的與這一條溪糾纏不休,經年不厭倦。溪流是兒時不可或缺的玩伴,相伴相行,互不相棄。
而現在,順流逆流的看著這條溪,水量少而濁,淺不沒膝,卻見不到底,隱約有暗臭。溪兩邊莊稼地盡毀,舊植被無一剩存,那些柳樹早已灰飛煙滅,溪岸上新種的樹木瘦弱單薄,小胳膊小腿不堪頑童攀爬,怎麼看都是一付無精打采的病樣子,使人氣餒。這一條溪已不是滋養之源瞭,是納垢之所,人人對它敬而遠之,老老少少再無人與它親近鬧騰,它落寞瞭,神色灰暗,僅存的一點聲息也已暗啞,而長大瞭的我們面對它時,也隻是無聲嘆息瞭。
過瞭橋即是學校,進瞭校門,整個學校便全部收入眼底,左手邊一圈繞過去,全部是校園內的建築物,校舍、禮堂、教室,統統站成略微呈弧形的一排,都有四五層樓高。右手邊靠墻根一小溜過去是小小的花圃,也沒有什麼花,數得清的幾棵玫瑰散落於草皮上,墻根下靠花圃後邊倒是有幾棵比較高大一點的樹,那是我們讀書時就栽種下的瞭吧,還好,還留下這麼幾棵足以讓“後人”乘涼的樹木,也算留下一點讓我們這些“前人”可以借以追憑的可觸摸的實物。其餘剩下的大留给自己再一次的失败感言片空闊地就是操場瞭,中間長著一棵枝葉繁茂的樹木,遮出一大片陰涼,它的旁邊還有一棵老態龍鐘的桂花樹,已是茍延殘喘瞭,它也是這校園裡的老者瞭,依傍著歲月,守著這更新換代瞭好幾輪的校園。這就是現在的校園,站在門口便能一目瞭然,新、齊整,卻透著空泛,呆板。樹、花、操場、建築物,都各圈一地,死守在各自的格式裡面,井水不犯河水,這校園像八股文,有形有式,對仗工整,卻覺著少瞭神韻。
以前的校園不及現在的寬大,但是樹木、花草、房舍錯落,相依而生。進門一塊空地,不大,但足以容納下所有的學員瞭,像庭園的前庭,隻是進入的起點。那棵現在仍然還在的老桂花樹就在空地的西北角上,那時它還是墨綠蔥蘢的,生機勃勃,樹上吊著一口鐘,上課下課以鐘聲為記,“當、有一个纯没有當、當”的三聲,餘音裊裊,若空谷回音。空地旁有水溝環繞,因為它的右手邊有兩口相連的池塘,那水流過水溝,再轉向溪裡,總有從池塘裡跑出來的小魚順著水溝遊往溪裡。桂花樹後面是學校的大禮堂,是師生開會、聯歡、以及寄宿生吃飯的所在,四季都陰涼陰涼的。右手邊的池塘兩邊是宿舍樓,樓旁的空地是教師們自種的小菜園,那時的老師們多的是閑情逸致,課餘課後,翻翻各自的一小片菜園子,種上時令蔬菜,自給自足,還舒筋活絡。或者傍晚時分,捧著飯碗,閑坐在池塘邊上的石桌椅上。夏季裡池塘開滿紫色的水葫蘆花,水葫蘆花瓣像開屏的孔雀,煞是漂亮,魚兒紛紛出來冒泡兒,換一口氣。老師們一邊吃一邊看一邊天南海北的閑聊,人也換一口氣,飽瞭腹舒瞭心養瞭眼,從容安定。夜裡枕著蛙鳴、低低的水流聲入眠,恬淡安詳。前庭的左手邊,從前往後排著三排爱情转角昨夜教室樓,每一排都隔著一塊寬差不多兩三米的草地,再往左,是地勢略高的操場,操場的後邊又是一排教室樓,左邊是宿舍樓。每一排教室,每一排宿舍,基本都是平房,也都是黑瓦灰墻,端的是質樸古舊,像上瞭年代的老傢具,經過歲月與人手的摩挲,雖然透著一股舊氣,卻溫和敦厚,沒有耀人眼目的光澤,卻有近人心扉的摯樸。而幾乎每一排教室與宿舍門前與背面墻旁,都依生著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。那時候校園內樹木花草的種類多瞭去瞭,柳樹、松樹、杉樹、梨樹、李樹、桃樹、枇杷樹、楊梅樹,羅漢松等等,都是挺有些年頭的老樹瞭,高大強壯,桂花、芙蓉花、紫薇花,還有許多俗名兒的小花兒,什麼指甲花、水仙花、水粉花,更有許多不知名的草花兒,房屋掩映在樹木之下,花草叢生於樹底溝沿。春天裡,“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飛時花滿城”,“草色青青柳色黃,桃花歷亂李花香”,睹物對詩語,那境便活生於心瞭。及至秋天,又有芙蓉嬌艷,桂花香飄滿園;入瞭冬,樹葉漸漸枯萎掉落於寒風中,剩下滿園光禿禿的枝丫素面朝天的伴著校舍,校園從斑斕的油畫變成瞭素描,意境顯得更古樸清幽瞭。那時的校園更像是小小的園林,水、樹、花、草、房舍相依相生,相輔相成,幽靜中自有自然之性,莊重裡又有清婉之處,朗朗讀書聲在樹影花叢、屋脊墻角迂回、縈繞、飄散。那些勤勉的學生們更是時常在午後、晨昏,捧著書靜坐於樹底,細細攻讀,歲月靜美,時光悠長。
走進那棵老桂花樹,伸手撫摸著蒼老的樹身,這等於是前朝遺老瞭,這些遺老們基本上都在村莊的變遷裡被清除掉瞭,大難不死的寥寥無幾。傢鄉的村名是因桂花而來的,所謂山有仙則名,水有龍則靈,而老傢是有桂花則韻。兒時老傢有好些高大繁茂的桂花樹,或於屋角,或於溪邊、或於路旁,山林裡更是長著數不清的桂花樹,花色有米白、橘黃、絳紅。它們是年桂,一年隻開一次,平常日子裡,桂花樹是默默無聞的,它的樹形並不引人註目,也不用人費神去照料,便沒有人顧及它們。待中秋時節,寒氣漸露,桂花樹繁茂的枝葉裡零星的長出瞭米粒般的小花兒,香氣開始似有若無的飄散,漸漸滿枝椏擠滿那些光潔瓷質的花兒時,滿村莊已經完全被桂花香所浸染瞭。這時節,常看見大人小孩手上拿著一大把一大把的桂花,拿花的人被花香熏得眉開眼笑的。我們這些小孩,晃著手裡香噴噴的花,不期然就高唱起瞭紅歌“八月桂花遍地開,鮮紅的旗幟豎啊豎起來……”。樸實無華的村莊獨有一份醉人心脾的暗等待一些最后香,韻味醇厚,村名是真正的名副其實,人說附庸風雅,而傢鄉是真正的附著花香而雅致。兒時的秋夜,月華滿天,傢旁溪水叮咚作響,清輝逐水流,樹影婆娑,花香浮動,偶有鳥語蟲鳴,房屋疏離錯落,白日裡因莊稼收成而勞累一天的村民早早酣然入夢,整個村莊安詳恬靜,迄今想來,恍若隔世之景。
那些厚重得能夠沉淀於記憶而不隨著歲月消散的傢鄉舊景,已經一一瞭無蹤跡瞭,沒有什麼傳承瞭下來。現在的傢鄉完全是新生的,寬闊的水泥路面,路上車來車往,車一過,滿路輕塵,如輕易就能被撩動的人心。以前阡陌交錯的田間地頭的小路,任老少來往,怎麼走都心裡踏實,不像現在的路,基本為車輛所設,是人不可隨意輕越的雷池。千篇一律的高樓,陽光下閃著晃人的光,令人目眩,卻不能使人神迷。樹也是新種新生的,枝小葉疏,罩不住一路微塵,反而被塵土所籠。也有新種的桂花樹,但是今生,我们共同的风景品種不一樣,四季開花,也是枝小葉疏,花也疏,連那香味也是疏淡的,不靠近,基本聞不到。要像年桂那樣,積攢三季的風霜雨露,潛心醞釀,才有那一季香飄十裡的馥鬱香氣吧!如學子十年寒窗苦讀,才能一朝金榜題名。新生的傢鄉是被嫁接的故裡,嫁接到全新的時代背景裡去瞭,一個年輕的心浮氣躁的時代,不知道它又要歷經多少歲月,才能沉淀下故裡自在歡喜的安定從容,沉淀下那鄉村的自然而就的馥鬱之名。
老傢啟瞭後,卻並不承前,人要承前啟後,才能源遠流長,代代生生不息,自成其風骨。就像那些千年傳唱的各種戲曲,雖然換瞭新詞新劇,卻仍然傳承老腔,各自獨樹一幟,各成其韻,年年代代沉淀下厚重的基礎,厚積薄發,曲調經千年而不減其韻。而傢鄉像喝瞭孟婆湯似的,把前身忘得一幹二凈瞭,前身的風貌韻致,統統生不帶來,隻存留於我們的記憶裡,死不帶去。
傢鄉仍然在,而故裡卻再也回不去瞭。

Admin
Admin

帖子数 : 1495
注册日期 : 13-09-30

http://shwj123.longluntan.net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